腰椎间盘突出症,在命门、腰阳关、环跳、承山、悬钟等穴位上压痛点直接施灸.能温通经脉,调理局部经气,改善血液循环,解除局部软组织水肿、痉挛,以达到止痛的目的,故疗效快而明显。大椎、关元一阳一阴,一督一任,配合使用,能通过调节任、督工脉,温补阳气.消除或减轻神经根的水肿与局部无菌性炎症,从而提高了治愈率。
施灸穴位
主穴:腰阳关、命门、大椎、关元、环跳、承山、悬钟、阳陵泉、足三里。
注:1)温和灸/每次共灸15分钟,每天一次,10日一个疗程;
2)施灸顺序应遵循先上后下、先左后右、先背部后胸腹、先头身后四肢的顺序进行。
取穴比量法:
主穴
腰阳关
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4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腰骶疼痛,下肢痿痹,月经不调,赤白带下,遗精,阳萎,便血。
命门穴
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即跟肚脐在同一水平高度,可以沿着肚脐向后找,到了背后正中的棘突下面的凹陷就是此穴。)
虚损腰痛,遗尿,泄泻,遗精,阳痿,早泄,赤白带下,月经不调,胎屡坠,汗不出等。
命门穴在腰部,可以壮腰补虚、温补脾肾,可以治疗虚损腰痛、脊强反折、遗乐、尿频、泄泻、遗精、白浊、阳痿、早泄、赤白带下、胎屡坠、五劳七伤、头晕耳鸣、癲痼、惊恐,手足逆冷。对于中老年人来说,经常搓擦命门可强肾固本、湿肾壮阳、延缓衰老。
大椎穴
在后正中线上,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即在低头时,颈后最明显的那个突起下方的凹陷中。
热病,疟疾,咳嗽,喘逆,骨蒸潮热,项强,肩背痛,腰脊强,角弓反张,小儿惊风,癫狂痫证,五劳虚损,七伤乏力,中暑,霍乱,呕吐,黄疸,风疹。
关元穴
关元,任脉腧穴,足三阴、任脉之会,小肠的募穴。关,关卡也。元,元首也。关元名意指任脉气血中的滞重水湿在此关卡不得上行。本穴物质为中极穴吸热上行的天部水湿之气,至本穴后,大部分水湿被冷降于地,只有小部分水湿之气吸热上行,本穴如同天部水湿的关卡一般,故名关元。
在脐中下3寸腹中线上。
功能:培元固本、补益下焦
主治:泌尿、生殖系统疾患。
环跳穴
环跳,属足少阳胆经。环,圆形、环曲;跳,跳跃;穴在臀部。主下肢动作,指下肢屈膝屈髋环曲跳跃时。足跟可触及此穴,故名。
侧卧,伸下足,屈上足,在大转子与督脉腰俞之直线上近大转子侧1/3处陷中取之。
运动系统疾病:坐骨神经痛,下肢麻痹,脑血管病后遗症,腰腿痛,髋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病,脚气等;其它:感冒,神经衰弱,风疹,湿疹等。
承山穴
承山,属足太阳膀胱经,别名鱼腹、肉柱、伤山。承,承受、承托也。山,土石之大堆也,此指穴内物质为脾土。本穴名意指随膀胱经经水下行的脾土微粒在此固化。本穴物质为随膀胱经经水上行而来的脾土与水液的混合物,行至本穴后,水液气化而干燥的脾土微粒则沉降穴周,沉降的脾土堆积如大山之状,故名承山。
位于小腿后面正中,委中与昆仑穴之间,当伸直小腿或足跟上提时,腓肠肌肌腹下出现的尖角凹陷处。
小腿肚抽筋(腓肠肌痉挛)、脚部劳累、膝盖劳累、腰背痛、腰腿痛;
便秘、脱肛、痔疮等。
悬钟穴
悬钟,属足少阳胆经。悬,吊挂也,指空中。钟,古指编钟,为一种乐器,其声混厚响亮。悬钟名意指胆经上部经脉的下行经水在此飞落而下。本穴物质为胆经上部经脉下行而至的地部经水,至本穴后经水由上飞落而下,如瀑布发出巨响一般,故名。
位于外踝尖上3寸,当腓骨后缘与腓骨长、短肌腱之间凹陷处。
功能:舒筋活络、清热生气、舒肝益肾。
主治:颈项强急、半身不遂、腰腿疼痛、下肢瘫痪、及坐骨神经痛,偏头痛、落枕,痴呆,中风,胸腹胀满,脚气等,脑血管病、高血压、高脂血症、颈椎病、小儿舞蹈病等。
▌艾灸须知道
?艾灸时要做好保暖,避免施灸部位着凉;
?艾灸前后要喝一杯温水,有助排泄器官排出体内毒素;
?灸后半小时内不要用冷水洗手,2小时内不要洗澡;
?灸后2小时不要吃寒凉饮料、水果和海鲜;
?饭后1小时不宜艾灸;女性经期不宜艾灸;
?过饥、过饱、醉酒、大恐、大怒、大渴状态下不宜艾灸;
?灸后若有余艾,要用熄灭筒彻底熄灭或放入罐中盖严熄灭;
支持原创
赞赏
人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