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管理—重点部门与重点部位
、术后切口引流移除的最适宜时机是什么时候?
手术部位的引流如管理不当可能会造成切口污染而导致手术部位感染(SSI)。引流时间过长会导致细菌定植增加,SSI发生率增高,因此应尽早停止引流。不同手术术后放置的引流管(条)移除时机没有统一标准,应根据具体病情而定。一项针对胰腺头部切除术预防性引流放置时间对SSI影响的研究显示,术后4天拔除引流患者的感染率明显低于术后8日拔除引流者,而有研究显示全髋关节及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引流拔除的最佳时机为术后24小时。
因此应视病情变化尽早为患者拔除引流管。一般来说,没有引流物引出或引流量小于每日25ml时应拔除引流,可每日逐渐向外拔出引流管2cm以利于引流部位逐渐愈合。
、手术中反复开门会增加手术部位感染风险吗?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指出:手术中保持手术室门关闭,尽量保持手术室正压通气,最大限度减少人员数量和流动。目前没有规范要求具体开门次数的限制,也没有反复开门会增加手术部位感染(SSI)的研究报道。但是考虑到手术中反复开门会让手术室的气流与压力发生变化,气流会扬起空气中的微粒落入手术野,增加手术部位微生物污染机会。所以,原则上要求手术物品准备齐全,术中尽可能减少开门次数。
、手术室地板上的杂物应在湿式拖擦之前先干式清扫吗?清扫杂物有哪些注意事项?
手术室地板湿式拖擦之前不应进行干式清扫。
有研究显示,虽然喷雾、湿润和湿拖均会增加空气的细菌污染,但干式清洁产生的气溶胶比上述清扫方法更多。在湿拖地板之前干拖可能会造成地板上的污染物被雾化,在干拖地板后进行湿拖时,在拖地过程中停留在空气中的污染物会重新落在干净的地板上。
此外,必须注意的是,由于手术室地面的杂物很可能被血液、体液或其他潜在传染性物质(如残留缝线)污染,干拖地板的清洁工具和设备(如扫帚等)每次使用后难以做到彻底消毒,重复使用存在交叉污染的可能。因此,手术室选择清洁工具和设备时,应充分考虑其特性,不能被彻底消毒的清洁工具和设备不宜在手术室使用。
为了防止地面杂物影响到消毒工作,工作人员应戴手套,在拖地前用手清除杂物(例如:残留缝线或其他缝合材料),捡起不锋利或不危险的物品,也可以用湿布、湿纸巾或其他专用物品进行清理。对于尖锐的物品(例如:缝合针、刀片),应使用专用设备将其从地板移走,避免发生锐器伤。在将杂物放入合适的废物容器(如利器盒、垃圾桶)后,工作人员应脱掉被污染的手套并进行手卫生,再重新进行清洁活动。
参考书籍:《医院感染与控制问》
了解更多感控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