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感谢大家持之以恒的支持,今天我们一起来聊一聊明朝的内阁首辅“张居正”,他是明朝万历年间有名的政治家和改革家,也是明代唯一生前被授予太傅及太师的文官,辅佐着皇帝朱翊钧开创了“万历新政”,在位期间开创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如“一条鞭法”的赋税改革,此举将朝廷与地方上所需要的各种经费和全部徭役进行了统一编排,在征收上面化繁为简,使朝廷可以容易地掌握赋税,百姓也对朝廷需要征收的赋税一目了然,更对官吏的贪污现象起到了遏制作用,另一方面他还重用了戚继光、李成梁、凌云翼、殷正茂等军事将才平定叛乱,镇守边防。
张居正生于嘉靖四年,荆州府江陵县(今荆州市)的一位秀才家中,自幼便聪颖过人,是荆州府远近闻名的神童,十二岁便参加童试并得到了荆州知府李士翱的赏识,收他为补府学生并替他改名为“居正”,幼时的张居正,他的名字是叫张白圭,这个名字的由来还有着一段故事,封建社会的古人对于托梦这一说法深信不疑,话说张居正出生之前,他的曾祖父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见自家厨房的水瓮中落下一轮圆月,漆黑的的厨房瞬间被照的如同白昼,在白昼渐渐散去时,水瓮中渐渐显现出了一只白龟,醒来后的曾祖父便认定这只白龟是即将出生的小曾孙,在张居正出生之时,他的曾祖父便以白龟的谐音,给他取了张白圭这个名字,希望他日后能够光宗耀祖。
有了荆州知府李士翱的赏识及教导,他在十五岁时便通过了乡试,成为一名少年举人并获得了湖广巡抚顾璘的赏识,举荐他进京参加会试,经过重重选拔,最终获得了二甲进士第九名,并被朝廷授予庶吉士,当时的他年仅二十三岁,身为庶吉士的张居正很快便进入到了翰林院任职,任职期间受到了内阁重臣徐阶的赏识,徐阶起了爱才之心,循循引导他钻研朝章国故,这一引导也为他日后能够入主内阁打下了坚定的基础,经过了多年的韬光养晦,张居正于嘉靖四十五年正式入主内阁,授予吏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时年四十一岁。
进入到内阁的张居正并没有很快的得到朝廷赏识,中间也曾与徐阶起草过多项措施,纠正世宗时期修斋建醮、大兴土木的弊端,后因徐阶的退休,老对手高拱重回内阁,此项措施最终便不了了之,经过了四年的蛰伏,直至十岁的神宗继位,高拱被太后以“专政擅权”之罪打回原籍,同年张居正正式掌握了内阁,担任首辅一职,并加封中极殿大学士和左柱国,成为内阁首辅的张居正在万历元年便开始了改革措施,首推“考成法”,此举在于确立的官员考核制度,在十年间,以烽火燎原之势,将各项改革措施一一完成,可谓是政绩累累、功不可没。
关于历史上张居正的功绩自然是影响深远,但是他的死因也是谜团重重,如此的能臣为何在五十八岁时便死去了,还没有达到明朝年满六十的退休制度,说起他的死因,便不得不提一下他的风流韵事了,据野史传闻,张居正在当时可是一名有名的美男子,按照明朝的审美观念,张居正的颜值算是很帅的,在他入主内阁担任首辅之后,便与当时的李太后关系暧昧,那时的李太后与张居正年龄相仿,又值年仅十岁的朱翊钧继位,民间便有了张居正与李太后两人之间关系暧昧,为保全幼年的明神宗屈身的传闻,当然这只出现在野史传闻里面,真假也无从考证。
除了与李太后的传闻之外,据说张居正的姨太太有着七位之多,这里面还不包括圈养的姬妾及其它相好的,特别是到了晚年,张居正的生活越发的荒淫腐败起来,他的心腹见他如此,也隐晦的提示他要多保重身体,没想到他的回复却是:我的种种做法完全是遵从着孔夫子“食色性也”的教诲,不仅贪吃还好色,更喜年轻貌美的佳人,政务的繁忙又加上美色的沉迷,张居正的身体逐渐支撑不住,不免产生了老骥伏枥的感叹,不巧的是,当时的兵部尚书谭纶给张居正进献了壮阳药,并将房中秘术传给了张居正,使他有了一种大地回春的感觉。
正史上对于张居正的死因并没有详细的记载,据说他自己临死前有为自己正言,表示早年患了痔疮,繁忙于政务贻误了诊治,虽然后来有名医为其治疗,最终还是因消耗过大而无法断根,显然他的这种说法有着种种疑点,无法令人信服,但是与张居正同为名臣的王世贞在《嘉靖以来首辅传》里面有着一段记载,记载中表示张居正的死因乃春药使用过度而亡,他的这段记载是否真实,是否存在着杜撰的嫌疑咱们无从得知,假如真是这样,一代名相的张居正最后倒在了牡丹花下,不知他是否为自己的风流行为感到后悔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